灣區計劃四方面促市場融合
來源:澳門日報
日期:2023-12-26
為加快提升粵港澳三地市場一體化水平,《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提升跨境通關便利度,穩步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跨境便利執業與行業標準共通,便利港澳居民來粵發展生活。
簡化簽證便利通關
依為持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國人來大灣區內地九市洽談商務、開展科教文衛交流活動提供辦理長期簽證便利。研究為符合條件的大灣區內地九市人員赴港澳開展商務、科研、專業服務等提供更加便利的簽註安排。進一步優化通關流程和作業方式,在更多粵港、粵澳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人員通關新模式,結合實際需要推動更多口岸實施“廿四小時通關”。
持續推動車輛往來便利,不斷完善“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港澳非營運私家車無需配額多次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出廣東省。加快推動“單一窗口”服務功能由口岸通關向口岸物流、貿易服務等全鏈條拓展,推動與港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交流合作。深化粵港澳三地口岸監管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推動債市雙向開放
擴大金融業對港澳開放,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深化務實合作。做好“債券通”的“南向通”,推動債券市場雙向開放提速。探索在大灣區內符合條件的區域試點開展跨境徵信合作,建立粵港澳徵信產品互認機制,提升跨境融資信用服務能力。支持港澳金融機構在大灣區內地依法依規展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在內地發行金融債券和公司信用類債券。
便捷專才內地執業
優化港澳專業人士在大灣區內地的職稱申報評審機制,研究在部分重點領域率先推動港澳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地便利執業。繼續開展與港澳“一試三證”職業技能評價工作。深化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大灣區標準確認機制,在粵菜、家政、養老等領域制訂實施推廣“灣區標準”。支持粵港澳三地認證機構深度合作,組建認證聯盟在食品農產品、消費品、高端裝備製造、服務業等領域開展高品質“灣區認證”。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建設。
助港澳青灣區就業
擴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空間。加快推動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大灣區內地公務員。建立公開招聘信息在港澳地區發佈的長效平台,定期發佈大灣區急需緊缺人才專業目錄。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建設,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支持港澳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按規定開設和運營養老服務機構。深入推進“灣區社保通”、“港澳藥械通”,探索港澳醫療保障在大灣區內跨境結算。深入推進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互聯網方面的便利化應用。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逐步優化、降低大灣區通信資費。
聲明:轉載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速聯即刪
关注MaliMaliHome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