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中國經濟表現亮麗
“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現亮麗,殊為不易。”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十七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會答記者問時這樣概括二○二三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
內地樓市開年四大趨勢
中國樓市發展如何實現從舊模式向新模式的轉換?二四年開年以來,從國家部委到各地方探索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機制,向穩定樓市和構建新發展模式邁步,房地產市場上四大趨勢顯現。
深合區助擴產能 高新產業欲進駐
海關總署日前發佈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監管辦法》總體思路“一線基本放開、二線嚴格管住、區內實現自由”。有廠商代表指出,新興產業進駐深合區意慾大,希望琴澳企業有機結合,融合發展。另有廠商表示,深合區助擴產能,關注二線管住程度。
全球貿易回暖 內地出口或連兩月增長
全球貿易正在回暖,路透調查顯示,中國內地出口可能在去年12月連續第二個月加速成長。調查指出,這或許進一步表示,由於電子業好轉,以及2024年借貸成本下降(降息)的預期,全球貿易已經開始復蘇。
去年穗商品房攬金三千六億
克而瑞近日發佈數據顯示,去年廣州一手住宅成交74,486套,同比增6%;全年商品房最終攬金規模為3,678.45億元,同比增5%,成為近五年來第三高,較一九年多賣約500億元。
珠政府深合區執委會聯席會議舉行 協力推動深合區建設取得新突破
珠海市人民政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聯席會議前(8)日在香洲區召開,協商探討雙方合作重大事項,共同推動深合區建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深合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志豪共同主持會議並講話。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省政府橫琴辦主任、深合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出席會議。
一線城市第一槍 廣州開出首張房票
內地正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廣州日前審議通過房票安置實施計畫計劃,決議在荔灣區的石圍塘舊城改造計劃試點,率先推進房票安置新模式,並在上周五(5日),由荔灣區土地開發中心發出全市首張房票,成為廣州第一個頒發房票的舊改項目,具有標誌性意義。分析指出,此舉將有利於盤活該區樓市,以及推動「三大工程」相關工作。廣州也打響一線城市房票安置「第一槍」。
協同港澳 聯通全國 直達國際 珠海擬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珠海市政府常務會議近日審議並原則通過《珠海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建設「協同港澳、聯通全國、直達國際」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明確打造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綠色低碳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規劃”促琴澳高效便捷流動
日前公佈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提出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新體系,包括推動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動,高標準實現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
國家發改委研港澳投資者寬限
國家發改委昨天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經過三年努力,粵港澳大灣區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力居全球前列;同時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准入等限制,將有關開放措施納入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實施。
12月LPR報價繼續「按兵不動」 專家:明年仍有一定下調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周三公布,2023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一年期LPR為3.45%,五年期以上LPR為4.2%,均與上月持平。專家指出,12月LPR維持不變,與,MLF維持不變等因素有關,然而為落實「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金融政策,負債端成本進一步管控仍有必要。
內地11月工業及消費回升 經濟延續「弱復蘇」格局
國家統計局上周五(15日)公布11月工業增加值和消費零售額年增率均明顯高於前值,投資增速連降八個月後企穩。不過,消費及投資數據仍不如市場預期,顯示經濟延續「弱復蘇」格局,市場期盼後續宏觀政策繼續加力。
政策出台及時有力 市場信心增強 前11個月貸款增量超去年全年
中國人民銀行12月13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9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2.4個百分點。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初步統計,前11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3.6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9萬億元。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億元。
廣東11月份進出口轉降為增 今年來總值突破7.5萬億元
海關廣東分署最新發布,今年前11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7.5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4.94萬億元,增長2%;進口2.58萬億元,下降4.4%。值得注意的是,單11月進出口轉降為增——廣東進出口7,226.3億元,增長0.9%,扭轉連續兩個月下降的態勢。其中,出口4,536.6億元,下降1.7%;進口2,689.7億元,增長5.6%,已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長。
內地11月CPI年降0.5% 分析師料年底前再次降準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降0.5%。為三年來最大單月降幅。今年首11個月,CPI上漲0.3%。分析師指出,PMI數據、物價數據整體弱於預期,勢必提升市場對宏觀政策進一步加碼的預期,加之年底銀行間流動性有所收斂,國內多次提及加強逆周期與跨周期調節,預計年底前後央行出台降準、結構性工具的可能有所增加。
「經珠港飛」明起實施 內地旅客可陸路直達港機場
「經珠港飛」政策明(12)日起正式實施,是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繼「港車北上」「澳車北上」之後又一項全新的通關利好政策。屆時,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完成內地邊檢部門查驗後,無須辦理香港入出境手續,便能直達機場。珠海公路口岸也將成為內地唯一一個與香港國際機場陸路直達的口岸。
三國際組織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國際貿易中心等國際組織負責人近期在接受專訪時,普遍對中國經濟基本面持樂觀態度,看好中國經濟發展態勢。
首十月珠海經濟延續復蘇態勢 「4+3」產業增加值970億升6.1%
珠海市統計局發布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至10月,珠海工業「主引擎」強勢發力,推動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其中,新能源、智慧家電和集成電路產業同比分別增長28.2%、16.1%和22.2%。外貿進出口降幅收窄,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410.3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6.5%,降幅較上月收窄1.2個百分點。
深中通道料明年六月通車
廿八日上午十時十五分,隨着最後一方壓艙混凝土澆築完成,廣東交通集團在建的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貫通,意味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工程主線貫通,邁向二○二四通車的收尾工程階段。目前,深中通道建設者正全力推進房建、機電及附屬工程建設,計劃明年六月具備通車條件,從中山到深圳,將從目前的約兩個小時縮短至卅分鐘以內。
房地產貸款動力不足 新政或成房企「強心針」
11月以來,內地房地產市場融資政策傳出好消息。內地監管部門計劃制定涵蓋50家大型房企的融資白名單,引導商業銀行為其提供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等多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