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內地6月出口年增8.6% 創近15個月最高增速
內地上周五(12日)公布,6月出口3,078.5億美元,年增8.6%,較前月擴大一個百分點,為2023年4月以來、近15個月最高增速,顯示出口商在貿易夥伴預期加徵關稅之前提前出貨。
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創三年新高 渣打料9月美減息再提振市場信心
受惠於內地經濟穩健增長,加上國家致力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今年第二季的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現狀指數」錄得54.1,與首季的54.3大致維持不變,並接近自2021年第二季以來的最高水準。同時,預期指數由第一季度的54升至第二季度的54.8,是過去5個季度中的首次上升。兩項數值都高於50的中性線,反映年初平穩開局後增長趨勢持續向好。
外需回暖 消費復蘇 第二季GDP料增5.1%
內地官方預計下周公布今年第二季總體經濟數據。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等多位專家預估,中國第二季GDP年增5.1%,上半年累計增長或高於全年目標,但下半年提振內需將至關重要。
內地24城白菜價買房 成年輕人「躺平」新去處
2019年,黑龍江鶴崗市以5.8萬(人民幣,下同)一套房的「白菜價」而聲名大噪。隨著近期內地房價下跌,偏遠地區房價「鶴崗化」名單正在逐漸壯大,吸引不少計畫「躺平」的年輕人赴當地置產,當作遠離都市高壓生活的去處。其中,東北三省的低價房城市最多,包括遼寧阜新市、黑龍江的鶴崗市、大慶市、雙鴨山市及黑河市;在南方,低房價城市最多的省份則是雲南。
八項制度文件上路 中國數字經濟迎多重利好
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2日開幕,國家網信辦、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相關負責人集中發聲,圍繞加大政策供給、加快數據制度建設、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產業創新發展等方面釋放政策信號。其中,今年將陸續推出數據產權、數據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等八項制度文件。
「滬九條」發威 上海二手房交易創三年新高
安居客上海房產網監測數據顯示,上海二手房市況轉旺,6月共計網簽(網上備案)2.6萬套,月增41.1%。不僅創下今年新高,更創下2021年6月以來最高單月成交紀錄。外界認為上海在5月底上路的「滬九條」政策力度正在產生作用。
習近平致信祝賀深中通道開通 大批車輛排長龍上橋見證歷史
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昨天(6月30日)起正式通車試運營,不僅令深圳與中山之間的通行時間從兩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實現「一小時生活圈」,更推動深圳與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互聯互通,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全新格局。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發賀信表示熱烈祝賀。據統計,「深中通道」通車後一個小時的車流量超過7,000車次。
中產階級不願背新債 「舊換新」購房吸引力有限
據統計,現在全中國有70多個城市推出以舊換新方案,鼓勵居民將現有住房出售給國有企業,轉為公共住房,然後支付差價購買新房產,但是中產階級反應冷淡,因為他們現在更傾向儲蓄,不想背負新的債務。
內地70城房價仍下跌 房地產行業景氣尚未見底
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內地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路透依此測算,今年5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指數月跌0.7%,已經是連續第11個月月增率下跌,同時為2014年10月以來的近九年最大跌幅。外界認為,儘管官方推出許多政策,但房地產行業似乎仍未見底。以年增率來看, 5月70城新房價格年減3.9%,該數值在4月則為下降3.1%。
內地5月消費增3.7%勝預期 工業投資遜預期
國家統計局周一(17日)公布今年5月內地經濟「三頭馬車」經濟數據,其中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3.7%,創三個月高點且超預期。不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表現都遜市場預期。國統局指,消費需求可望繼續恢復,優化房地產政策仍需一定時間釋放。
內地多數城市取消房貸利率下限 僅北京上海深圳還有限制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通知,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外,内地其余城市均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
市監總局發布兩數據 我國經濟發展質效態勢良好
官媒經濟日報報道,在近日舉辦的2024年「世界認可日」活動暨「中國認證認可大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對外發布了兩項重要的經濟社會發展「晴雨表」指數:質量認證活躍度指數(簡稱CAI)和中國軟聯通發展指數(簡稱CSCI)。這兩項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發展質效態勢良好。
深合區首季GDP達121億元 截至4月澳資企業超6,200戶
「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情況介紹會昨(11)日舉行。據介紹,截至4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企總量達到6,208戶,同比增長12.3%,比深合區成立時增長33.88%;2023年澳資產業增加值預計達到20.5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以上澳企總營業收入超208.85億元,同比增長35.7%。
內地擬啟新輪樓市去庫存
日前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房地產相關工作。會議指出,“繼續研究儲備新的去庫存、穩市場政策措施”,同時提及“對於存量房產、土地的消化、盤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又要穩妥把握、扎實推進”。有分析認為,此次會議多次提及房地產去庫存相關內容,並且明確“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傳遞三大信號。
財政部斥資64.4億元人幣 用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
財政部日前發布公告稱,已2024年財政貼息和獎補資金合計64.4億元人民幣(約71.57億澳門元),用於汽車以舊換新預撥資金預算。銀河證券研報預計,以舊換新政策預計可置換150萬輛新能源車,合計拉動汽車消費總量4,363億元人民幣(約4,849億澳門元)。
內地經濟平穩回升 4月工業企業利潤年比轉正
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3月按年下降3.5%轉為增長4.0%,增速回升7.5個百分點,顯示企業當月利潤明顯改善。1至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增長4.3%,增速與1至3月份持平,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2026年產業規模欲超三千億 廣東「低空經濟29條」發布
廣東重磅佈局低空經濟,《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又稱「低空經濟29條」)日前印發,提出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超過3,000億元,全省通用飛機飛行達到15萬小時,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間無人體系等試點示範取得積極進展,並支持廣州、深圳等市創建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
為助內地樓市脫困 央行連發三大積極「訊號」
為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的新變化、人民群衆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於5月17日連發三條通知,直指房貸首付、二套房利率及公積金。
內地推「史上最強」措施 地方政府買樓救房市
為加速刺激房市,內地再祭出史上最強力拯救房市措施。四部委出重招,人行射三箭,接連發布三項房貸鬆綁政策,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創歷史新低,同時設保障性住宅再貸款。中央並允地方政府買房救市,酌情以合理價收購商品房。
央行房地產金融政策“三連發”:降低首付、下調公積金利率、取消商貸利率下限
樓市再出利好政策。5月17日,央行接連發佈三條房地產金融政策通知,取消全國層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並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