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粵住房公積金破兩萬億 全國第一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佈《廣東省住房公積金2020年度報告》顯示,去年繳存額2,904.39億元,同比增9.24%,保持連年增長。截至年末,累計繳存總額達20,757.1億元,成為全國第一個累計繳存突破2萬億元省份。
穗調控加碼 人才買房交足一年社保
廣州樓市調控再加碼。今起享受市轄區人才政策的家庭和單身(含離異)人士,購買商品住房時,須提供購房之日前十二個月在人才認定所在區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繳納證明,不得補繳;同時把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9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徵免年限從兩年提高至五年。
廣東道首登亞太區最貴街道 羅素街呎租勁跌逾43%屈居第二
戴德梁行今日(22日)發表《主要大街》(Main Streets)亞太區報告,結果顯示,尖沙咀廣東道首次奪得亞太區最貴主要大街寶座,平均每月呎租約1,045元,雖奪得首位,惟呎租按年勁跌35%。至於過去多次取得全球最昂貴街道的銅鑼灣羅素街,則排名第二貴,平均每月呎租約963元,按年勁跌43%,成亞太區跌幅最多的零售區。羅素街高峰期的呎租曾一度高達逾4,000元。
上車盤首季賺幅急挫
首季二手上車單位平均賺幅收窄。有報告指出,600萬元或以下的私人住宅單位獲利幅度全數下挫,其中以300萬元或以下物業,按季跌25.1個百分點最大。
東區豪宅吸引 成交急增
近月東區交投漸旺,換樓客及上車客明顯加速入市。數據顯示,三月份黑沙環新填海區有約64宗成交,按月升約56%;望廈及水塘區成交約25宗,按月升約67%。畢竟經過一年觀望,東區樓價下調空間狹窄,不少買家早已收拾心情入市。
多盤優惠 入市大好時機
三月以來市場持續活躍,住宅及商舖市場睇樓量和交投量明顯回升。財政局數據顯示,一至三月住宅成交量分別為470、354及541宗,同比分別升19.59%、70.19%及30.36%;首季住宅總成交1,365宗,較去年第四季跌約14.1%。樓價微跌,平均實用呎價為9,057元,比去年第四季跌約8.64%。
逾半人擬一年內置業 3載最多
樓市交投氣氛回升,有地產代理行民意調查顯示,有約50.6%受訪者計劃於未來一年置業,創12個季度即約3年的新高。而認為期內樓價走勢平穩向好比例達53.8%,按季升1.1個百分點,亦創6季新高。
一手樓鬥吸上車客
發展商蜂擁推盤搶客。九龍區再有新盤突擊加入推售行列。信和置業(00083)旗下旺角ONE SOHO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首張價單料將推出不少於65伙,主打一房戶,預料日內公布價單。
灣區調控風暴 房企拿地熱情不減
今年以來,灣區多地掀起新一輪樓市調控風暴,先是年初房貸政策收緊,緊接着前兩天住建部約談廣州、東莞在內的五城,再次強調要加強調控。克爾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三月大灣區9城經營性用地成交(含純宅地、商住地、商辦地、綜合用地)42宗,成交總建達657萬平方米,環比漲96%,平均溢價率達17%。整體看,新政下房企灣區拿地熱情不減。
大企入澳必選甲級商廈
行政長官賀一誠多次提到“總部經濟”概念,日前在立法會上指出,待城市總體詳細規劃出台後,將劃出中央商務區建優質甲級寫字樓,發展“總部經濟”。仲量聯行澳門董事總經理古嘉豪表示,國企、金融機構落戶澳門,必然選擇甲級寫字樓。本澳甲級寫字樓稀缺,未來可先興建一至兩幢試水。除硬件配套外,人才政策等軟件配套也要跟上。
仲行:舊式商廈租金或下調兩成
過去幾年,特區政府多次提到把政府部門遷出寫字樓物業,以節省租賃開支。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預計,到二四年,租用寫字樓的政府部門可遷入政府合署。仲量聯行澳門董事總經理古嘉豪表示,據業內統計,全澳政府部門共租200萬平方呎的寫字樓面積,佔整體供應的13%。倘二四年全數遷出,市場短期內難消化,舊式寫字樓租金將受壓,或有兩成下調壓力。
省會城市房價變化:廣州杭州南京漲幅居前三
2021年3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對26個省會城市(不含拉薩)二手住宅價格的環比漲幅梳理顯示,3月份,21個省會城市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廣州、杭州和南京環比漲幅位居省會城市前三。另外,同比來看,還有7個城市低於一年前。
首季灣區房企銷售二千五億
金融端和調控段的政策雙雙收緊,首季灣區商品房市場勢頭依然不減。克而瑞發佈數據顯示,今年首季灣區50強房企累計權益規模達2,573.1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漲126.5%。
內地客入市續增 佔首季新盤11%
今年首季樓市交投增多,美聯指出,期間內地買家(以買家姓名拼音辨別)佔一手及二手私宅個人名義買家比率,分別達11%及6.6%,並連升3季,較去年第二季低位約8.7%及5.1%增加。在新購買力支持下,該行預期本季樓價升約3%。
二手樓業主劈價散貨
變種病毒殺入社區,二手樓市即再掀減價潮,個別大型屋苑業主寧願平價出貨。紅磡海逸豪園兩房戶樓價低於千萬元易手,指標項目鰂魚涌太古城三房戶成交價僅1,130萬元,料為今年最平。
九歲女遭崩塌煙囪擊傷 煙囪維修 所有業主有責
本澳一名九歲女童在司打口一座唐樓天台玩耍時,疑不慎令天台煙囪倒下,女童受傷。事件激起社會熱議,有社諮委認為事件反映該區兒童設施不足,同時突顯老舊社區的維修問題。
外資續增配內地商業地產
國際房地產諮詢顧問“五大行”之一,世邦魏理仕(CBRE)中國區總裁李凌表示,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和消費升級推動商業地產進入快速發展期,無論是國內機構資本,還是外資都將繼續增配中國優質商業地產。
內地70城房價半年高 二線當龍頭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房價整體在三月延續升勢,但結構有變,一線在嚴調控下漲勢暫歇,二線接過接力棒,環比漲幅超一線,帶動整體上漲城市個數增至近9成,70城房價環比同比分別創下七個月和半年高位。不過分析人士多認為,監管部門連番約談10餘城,顯示調控力度不鬆,三月漲勢恐怕已強弩之末。
工廈活化樓面涉1350萬呎
配合經濟轉型及善用土地,政府於2018年10月推出活化工廈2.0,透過放寬用途及興建密度,鼓勵業主將工廈重建或整幢改裝。據本報統計,扣除重複申請,截至本月中止,城市規劃委員會收到約62宗申請,涉及總樓面逾1,350萬方呎,而經由重建額外新增的面積超過200萬方呎。
香港樓市升幅或有限
香港二月整體樓價指數連升兩個月,並錄得二○年一月以來最大同比升幅2.97%。二月新批核的住宅按揭貸款連升第六個月,按年增長61.1%。三月房屋成交量連升第十個月,按年大幅增長92.4%至7,444宗,為一九年五月以來最高。截至四月四日,另一個追蹤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按周反彈0.5%,創七月底以來高位。